自媒体和内容创业,如何治好他们的焦虑症?
2018-05-22 22:15:03
  • 0
  • 0
  • 0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身边的一些自媒体人开始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整个行业进入成熟期,内容变现的渠道在减少,竞争愈发激烈;一方面几个大平台对自媒体的流量和资金补贴先后暂停,两个方面导致一个问题,自媒体不怎么赚钱了。

这一波自媒体其实没搞懂自己焦虑的根本,不是补贴和奖金的锅,而是内容创业到了一个变化的节点。

这个节点的特征有以下几个,自媒体机构化、做号者逐渐消失、MCN越来越多、内容质量成为关键。我将其形容为由春天到盛夏的转变,内容创业和自媒体都已站在了烈日阳光下。

这是一个听起来不太好的消息,因为盛夏之后就是秋冬,意味着内容行业也许会走向萧索、悲凉的下坡路。如何避免,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抓住内容创业的这几个趋势

从整体来看,信息流业务的规模越发庞大,业务愈发成熟,确保了内容产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这是整个产业链形成闭环的自然选择。

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前提,即整个产业存在良性的健康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畸形的流量价值必须被“处死”。所以今日头条遭到抨击、整改,不全是政策层面的主观因素,也是行业自身在阶段性发展里对未来方向的一种纠错。

在纠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文初我提到的事实,补贴减少焦虑随之而来。但不要认为这是衰败的开始,恰恰相反这是内容产业一个新的机遇。

内容产业本质上是流量生意,而流量生意的关键点在于内容和变现,对于自媒体和内容创业者而言,借助平台的战略部署把握好这两点,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 短视频将迎来爆发期

先说内容。从去年开始,短视频内容的爆发已是行业共识,抖音与快手在春节期间的DAU竞赛,不久前张一鸣和马化腾在朋友圈的互怼,无一不说明短视频赛道的火热。

腾讯在投资快手的情况下还要重启微视,并进行大规模补贴,这就说明短视频创作者不能错过这一波机遇。而且据我所知,针对短视频的巨额补贴也不止腾讯一家,百家号此前也启动了针对短视频创作者的百万年薪计划,三个月时间已经有108位作者内测,13位作者入围,3个月贡献5000个短视频,其中2亿分发支持,涨粉100万。

而据百家号总经理阮瑜透露,百家号的目标是2018年扶持至少100位作者,并有几十亿级的流量扶持,百万精准粉丝投放,使作者获得百万收入。

2 增加变现几率

再说变现渠道,这是困扰目前内容创业者的一个难关。内容创业者的变现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流量分成、软文合作、硬广分成,电商平台的内容创作者还可以进行商品倒流销售分成。

从目前看,这几项构成了内容创业的主要营收手段,而且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太多变化。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已有的模式上增加变现几率。

首先是原创内容,平台对高质量的原创内容还处于高补贴的阶段,比如百家号就推出了“百万年薪”、”百+榜单激励计划”、“原创10倍收益”等。

其次是从创作源头提升效率。比如在创作时合理利用AI的能力,百家号年初发布的“创作大脑”、智能纠错等功能,就可以帮助内容创作者提升效率。

再有就是注意对多分发渠道大平台的培养,像百家号、企鹅号这种为创作者提供多种分发渠道的大平台一定要重点培养。据说百家号通过百度App、H5、手机浏览器及百度内容联盟等分发渠道为创作者提供的流量支持,每日能达到百亿级别。

揣测巨头的心思

对于创作者而言,把脉内容产业其实就是揣测巨头的心思,毕竟政策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创作者的收益。

最近有两个事值得大家关注,一个是微信对公众号做了两个改变。其一是公众号排版的变化,强化了原创作者;其二是上线订阅号助手App。

对于后者,有分析说微信试图以移动端App的形式增加公众号短平快内容的生产,以破局PC局限提升移动端发布效率,使内容创作摆脱场景束缚,相当于抢夺其他平台的内容资源与时效。

微信为何如此?这与整个内容产业的竞争状态有关。分享两组数据,一个是百度Q1财报,3月份百度APP日活跃用户达1.37亿,同比增长18%,每日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30%。最新的数据显示,百家号作者总数已突破120万、自媒体作者分润比去年提高357%、粉丝规模比去年增长57%。另一个是今日头条在2017年的信息流广告翻番,达到了140亿元。2018年,今日头条的目标是拿下500亿元的收入。

微信公众号的改变是寄望在内容之上加入一些工具属性,以此夺回内容创作者的注意力。其实微信大可以早一点做,但是它没有。

相较于微信的延迟,百家号最近一直在提速,这也是我要说的另外一件事。百家号日前在百度联盟生态峰会上宣布推出赋能政务平台的“百+新城市”计划。

政务号是百家号去年9月推出的一项服务,面向各级党政机关。这一次推出的“百+新城市”计划,据悉是希望挖掘100个有潜力的城市,百家号以平台传播优势和新发展理念帮助地方政府提升城市在发展建设方面的软实力,比如社会凝聚力、文化感召力、人才支撑力等等。

这件事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百家号在正确的时间做了微信没有做的事情,即在内容和服务的基础上加入工具属性。这不仅表现在政务号上,还表现在百家号与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合作,以及在长沙、合肥、成都等城市落地创作中心,其核心都是为了增加创作者的粘性

写在最后

无论是微信公众号改版还是百家号强化政务号,其实都说明内容产业并没有进入秋冬的迹象,一切都还在盛夏里的烈日阳光下。最简单的证据就是,各家对于内容创业的扶持仍在继续。

比如百度就在其联盟生态峰会上,设立了两个有关自媒体的行业论坛。其中百家号发布的很多战略举措都很重磅,首例移动创作App、结合百度优势的AI创作、海量免费版权素材、多重流量分发以及精准匹配粉丝和分润收益等等。

于整个内容行业而言,大平台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仍有能力提供巨额补贴和创新服务的只有BAT这样的巨头了,一些中小玩家已经被挡在了高高的门槛之外。

好消息是,以百家号为首的内容平台仍在继续投入,于内容创业者而言,应该好好把脉一下巨头的心思和行业走向,才能抓住这股东风。这也是我为何认为内容创业不会进入秋冬的理由,行业从疯狂到平稳的过渡必然会有,这是自然发展逻辑。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